植 物 分 类 与 资 源 学 报 ,33 ( ): 摇 2011 2 164~170 Plant Diversity and Resources :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DOI 10.3724/SP.J.1143.2011.10178 中国喜马拉雅地区特有植物黄花木属的细胞学研究 * 陆覃昱, 王兴江, 张永增, 李志敏** 云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云南昆明 ( , 摇 650092) 摘要: 对中国喜马拉雅特有类群黄花木属 Piptanthus 的黄花木 P.nepalensis 和绒叶黄花木 P.to鄄 ( ) ( ) ( mentosus 的 个居群进行了核形态学研究 黄花木属染色体基数x 染色体数目 n 均为二倍体 ) 5 。 =9, 2 =18, ; 该属种间核型存在显著差异 即黄花木居群属于 型 绒叶黄花木属于 型 另外 黄花木种内居群 , 1A , 2A ; , 间核型公式也表现出一定的差异 该研究结果从细胞学印证和支持了前人系统学和生物地理学的推论 即 。 , 绒叶黄花木 核型 是由黄花木或祖先 核型 在喜马拉雅隆升过程中由西向东扩张分化形成的 (2A ) (1A ) 。 关键词: 黄花木属 居群 核型 进化 ; ; ; 中图分类号: 文献标识码: 文章编号: Q943摇 摇 摇 摇 摇 摇 A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2095-0845(2011)02-164-07 A Karyological Study of Piptanthus Leguminosae ( ) from Sino鄄Himalayas ** LU Qin鄄Yu, WANG Xing鄄Jiang, ZHANG Yong鄄Zeng, LI Zhi鄄Min LifeScienceSchool YunnanNormalUniversity ( , ,Kunming650092,China) Abstract Piptanthus P.nepalensis P.tomentosus : The karyology of5 populations, all two species of ( and ) from Si鄄 P.tomentosus no鄄Himalayas were studiedinthispaper,ofwhichchromosomenumberandthekaryotypeof wasfirstly P.nepalensis P.tomentosus reported. The results show that bothspecies and sharethesamechromosomebasicnum鄄 x n ber =9 and2 =18,allofthemarediploids. Statisticalanalysesshowthatthereareevidentlydifferencesofkaryo鄄 P.nepalensis P.tomentosus types between the twospecies,thatis, belongtothe1Atype,and isthe2Atype. Inad鄄 P.nepalensis dition, therearesomedifferencesinkaryotypeamongpopulationsin aswell. Theseresultsareconsist鄄 P.tomentosus ent with the anterior hypothesis by systematic and biogeography that (with2A) was resulted from the P.nepalensis expansion and differentiation of (with1A ) from west to east during the himalaya uplift. Key words Piptanthus : ; Population; Karyotype; Evolution 黄花木属 Piptanthus 隶属于豆科 国的云南西北部和四川西南部 摇 摇 ( ) (Legu鄄 (Wei, 2010)。 黄华族 常生于海拔 黄华族是豆科的进化主干之一 彭泽祥和 minosae) (Thermopsideae)。 ( 的山坡灌丛 河滩或林缘中 分 袁永明 该族染色体报道较为丰富 张 2300 ~4000 m 、 , , 1992), ( 布于我国西南横断山区及喜马拉雅地区 该属有 寿洲和曹睿 潘伯荣和黄少甫 刘 。 , 1990; , 1993; 种即黄花木 P.nepalensis 和绒叶黄花木 P. 玉红等 但关于黄花木的染色体数目及 2 ( ) ( , 1996)。 tomentosus 前者广泛分布于中国西南至印度 核型到目前为止仅报道过西藏芒康的黄花木 ), 、 不丹 尼泊尔等喜马拉雅诸国 后者仅分布于中 P.nepalensis 的一个居群 刘玉红等 、 , ( ) ( , 1996)。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云南省重点项目 科技部基础平台专项重点项目 * : (40930209,30770167), (2008CC013), 云南省教育厅省级精品课程项目 (2007FY110100)。 通讯作者 ** :Authorforcorrespondence;E鄄mail:[email protected] 收稿日期 接受发表 : 2010-10-19, 2011-02-15 作者简介 陆覃昱 男 级本科生 主要从事细胞学研究 : (1989-) , 2008 , 。 期 陆覃昱等 中国喜马拉雅地区特有植物黄花木属的细胞学研究 2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: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1摇65 而绒叶黄花木 P. tomentosus 的染色体数目及 态百分比 按 ( ) (total morphological percentage, TM%) TM 核型尚未见报道 本文对采自西藏的 个黄花木 短臂总长 全组染色体总长计算 染色体相对长 。 4 (%)= / ; 度指数 按 染色体 居群和采自四川的 个绒叶黄花木居群进行了细 (index relative length, I.R.L) I.R.L= 1 长度 全组平均染色体长度计算 利用 软件对 个 胞学研究 并在此基础上对其种间 内 核型 / 。 SPSS 5 , ( ) 居群的核型不对称系数 臂比 染色 分化进行了初步的分析 旨在检查该属的地理分 (As.K.C)、 (AR)、 。 体长度比 染色体总形态百分比 个指 布区域中 该属不同种或居群的细胞学特征及倍 (LR)、 (TM%) 4 , 数进行了变化显著性检验以及 型聚类分析 性是否存在差异 探讨其细胞水平上的变异及进 Q 。 , 化趋势 并为黄花木属乃至黄华族的系统及进化 , 2摇 结果与分析 研究积累基础资料 。 2 1摇 间期核与有丝分裂前期染色体类型分析 . 黄花木属 种间及居群间的间期核和有丝分 1摇 材料和方法 2 裂前期染色体的形态特征较一致 间期核中都有 黄花木 P.nepalensis 个居群和绒叶黄花木 P.to鄄 。 ( )4 ( 一些着色较深的染色体 根据 mentosus 个居群的种子的采集地 经纬度 海拔 凭 ) 1 、 、 、 , Tanaka (1971, 证标本见表 凭证标本存于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 的标准 属于复杂型染色体 图 1。 1977, 1987) , ( 所标本馆 有丝分裂前期染色体异染色质多分布 (KUN)。 1: A, B); 本研究采用植物染色体常规压片法 用砂纸除去部 在染色体的两端 少数分布在着丝点区域 为中 。 , , 分种皮 在 培养箱中萌发 待幼嫩根尖达到 间型 图 , 22益 。 1 cm ( 1: a, b)。 长时将生长旺盛的根尖取下 用 -1的 羟基 , 0.003mol·L 8鄄 2 2摇 染色体数目及核型分析 喹啉避光处理 在 环境下用卡诺氏固定液 . 3 ~4 h, 4益 在观察的黄花木 个居群和绒叶黄花木 个 无水乙醇 冰醋酸 固定 在 恒温 4 1 ( 颐 =3 颐 1) 2~24h。 60益 居群中 每个居群统计 个细胞 每个居群 水浴锅中用1mol·L-1 HCl解离18~20min, 卡宝品红染 ( 60 ), 色至少 压片 显微镜镜检 拍照 至少有 的细胞具有 条染色体 故可以确 24h。 、 、 。 90% 18 , 观察植物体细胞间期核 有丝分裂前期染色体和中 定它们均为二倍体 为 n 其中有 对染色 、 , 2 =18, 1 期染色体 每个居群选取 个细胞进行染色体计数 并 体具随体 未见多倍现象 表 图 。 60 , , ( 2, 2)。 对 个染色体分散较好的细胞进行核型分析 间期核 核型分析表明 黄花木属 型 绒叶黄花 5 。 、 , 1A 。 前期染色体的形态划分按 木 木里卡拉 属 型 表 中 Tanaka (1971, 1977, 1987) ( ) 2A ( 2)。 I. R. L , 的标准 着丝粒位置确定根据 等 的标准 ; Levan (1964) ; 绒叶黄花木 木里卡拉 有 染色体 而黄花 中期核型按同源性进行配对 核型分析依据 对 ( ) L , , Stebbins 木仅有 和 染色体 所有 个种的居群中随 称性标准 李懋学和张赞平 并参考李懋学和陈 M1 M2 。 2 ( ,1996) 体均位于短臂上 臂比存在一定的差异 具 瑞阳 的标准 臂比 按 长 。 , m (1985) 。 (arm ratio, AR) AR= 与 型两类染色体 臂比最小值为居群 波密 臂 短臂计算 染色体长度比 按 sm , 1 ( / ; (length ratio, LR) LR= 通麦 的为 臂比最大值为居群 木里卡 最长染色体长度 最短染色体长度计算 核型不对称性 / ; ) 1.10, 5 ( 系数 按 拉 的为 值的变化范围在 (asymmetrical karyotype coefficient, As.K.C) As. ) 2.15。 TM% 38.87% ~ 长臂总长 全组染色体总长计算 染色体总形 集中于 左右 K.C(%)= / ; 42.68%, 40% 。 表1摇 实验材料来源 Table1摇 Theoriginofthematerials 居群号 海拔 分类群 采集地 经纬度 凭证标本 Population Altitude Taxon Locality Position Voucher(KUN) No. (m) P.nepalensis 西藏波密通麦 1 Tongmai,Bomi,Tibet N29毅57忆38义, E95毅22忆17义 2620 SunH鄄07ZX鄄2584 P.nepalensis 西藏波密忠坝 2 Zhongba,Bomi, Tibet N29毅44忆57义, E95毅59忆27义 3000 SunH鄄07ZX鄄2526 P.nepalensis 西藏波密玉普 3 Yupu,Bomi,Tibet N29毅36忆46义, E96毅22忆57义 2900 SunH鄄07ZX鄄2557 P.nepalensis 西藏吉隆卓汤 4 Zuotang,Gyirong,Tibet N28毅31忆06义, E85毅13忆02义 3600 Nie鄄992 P.tomentosus 四川木里卡拉 5 Kala,Muli,Sichuan N28毅05忆29义, E101毅10忆01义 3319 Nie鄄1102 植 物 分 类 与 资 源 学 报 第 卷 摇16摇6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33 图 黄花木属的间期核 有丝分裂前期染色体 标尺 1摇 , ( =5滋m) 黄花木间期核 黄花木有丝分裂前期染色体 绒叶黄花木间期核 绒叶黄花木分裂前期染色体 A. ;a. ; B. ;b. Piptanthus Fig.1摇 InterphasenucleiandMitoticprophasesof (Scalebars=5滋m) P.nepalensis P.nepalensis A. Interphasenucleiof ;a. Mitoticprophasesof ; P.tomentosus P.tomentosus B. Interphasenucleiof ;b. Mitoticprophasesof 表2摇 黄花木属各居群核型比较 Piptanthus Table2 摇 Comparisonofkaryotypeineachpopulationof 染色体相对 染色体 核型分类 染色体总形态 居群 分类群 核型公式 长度指数 长度比 百分比 Classicalof (%) Population Taxon Formulaofkaryotypes I.R.L LR karyotypes TM P.nepalensis n x 1 2 =2 =18=18m(2SAT) 3M2+6M1 1.47 1A 42.60 P.nepalensis n x 2 2 =2 =18=16m(2SAT)+2sm 4M2+5M1 1.46 1A 42.68 P.nepalensis n x 3 2 =2 =18=16m(2SAT)+2sm 5M2+4M1 1.31 1A 40.62 P.nepalensis n x 4 2 =2 =18=12m(2SAT)+6sm 4M2+5M1 1.31 1A 40.82 P.tomentosus n x 5 2 =2 =18=12m(2SAT)+6sm L+3M2+5M1 1.57 2A 38.87 随体未计算在染色体长度内 居群编号与表 相似 ; 1 。 Satellitenotinchromosomeleght;Thenumberofpopulationsarethesameasintable1. 2 3摇 核型指标的变异显著性检验 居群 与居群 间也有差异 . 3、 4 1、 2 。 由于核型不对称系数 臂比 由于染色体长度比 数据方差不同质 (As. K. C)、 (LR) , 染色体总形态百分比 三个数据 故对 个居群的该指标进行 检验 (AR)、 (TM%) 5 Kruskal鄄Wallis , 方差同质 故对 个种共 个居群的上述三个核 其结果为 各居群平均值按居群 黄花木 , 2 5 : 1 ~4 ( ) 型指标进行 检验 表 结果表明 在 和 绒叶黄花木 分别为 Duncan ( 3)。 : 5 ( ) 13.60、 15.40、 7.80、 核型不对称系数 臂比 以及 卡方统计量为 显著性为 (As. K. C)、 (AR) 10.20、 18.00, 6.092, 染色体总形态百分比 上 绒叶黄花木 由于其显著性大于显著水平 所以 (TM%) , 0.192。 0.050, 5 与黄花木 个居群差异达到显著水平 黄花木的 个居群的染色体长度比 并不存在显著差异 4 。 (LR) 。 期 陆覃昱等 中国喜马拉雅地区特有植物黄花木属的细胞学研究 2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: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1摇67 图 黄花木属各居群的中期染色体 染色体核型图 居群 为黄花木 居群 为绒叶黄花木 标尺 2摇 , ( 1~4 , 5 , =5滋m) 居群 中期染色体 居群 染色体核型图 居群 中期染色体 居群 染色体核型图 居群 中期染色体 A. 1 ;a. 1 ;B. 2 ;b. 2 ;C. 3 ; 居群 染色体核型图 居群 中期染色体 居群 染色体核型图 居群 中期染色体 居群 染色体核型图 c. 3 ;D. 4 ;d. 4 ;E. 5 ;e. 5 Piptanthus Fig.2摇 Mitoticmetaphasesandkaryotypesofeachpopulationin (Population1-4 are P.nepalensis P.tomentosus ,population5 is , Scalebars=5滋m) A. Mitoticmetaphasesofpopulation1;a. Karyotypesofpopulation1;B. Mitoticmetaphasesofpopulation2;b. Karyotypesofpopulation2; C. Mitoticmetaphasesofpopulation3;c. Karyotypesofpopulation3;D. Mitoticmetaphasesofpopulation4; d. Karyotypesofpopulation4;E. Mitoticmetaphasesofpopulation5;e. Karyotypesofpopulation5 表3摇 黄花木和绒叶黄花木居群核型指标的Duncan检验 P.nepalensis P.tomentosus Table3摇 TheDuncan爷stestofkaryotypesinthepopulationsof and 居群号 分类群 核型不对称系数 臂比 染色体总形态百分比 (%) (%) PopulationNo. Taxon As.K.C AR TM P.nepalensis 1 57.40c 1.35c 42.60a P.nepalensis 2 57.32c 1.34c 42.68a P.nepalensis 3 59.38b 1.46b 40.62b P.nepalensis 4 58.96b 1.44b 40.82b P.tomentosus 5 61.13a 1.57a 38.87c 种的居群编号与表 一致 同列中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差异达 显著水平 1 ; 5% Thenumberofpopulationsarethesameasintable1;Thedifferentsmalllettersinthesamelinearesignificantlydifferentat5% 植 物 分 类 与 资 源 学 报 第 卷 摇16摇8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33 2 4摇 聚类分析结果 最大 分别为 和 而第 类与第 类 . , 61.13 1.57; I III 利用 软件对我们报道的 个黄花木居 的染色体长度比相等 第 类各项指标值居中 SPSS 4 , II 。 群 个绒叶黄花木居群及刘玉红等 报 2 5摇 黄花木属染色体进化趋势分析 、 1 (1996) . 道的采于西藏昌都地区芒康县的黄花木 芒康居 将绒叶黄花木和黄花木 个居群与刘玉红等 ( 5 群 的核型不对称系数 臂比 报道的采于西藏昌都地区芒康县的黄花 ) (As.K.C)、 (AR)、 (1996) 染色体长度比 染色体总形态百分比 木 芒康居群 我们表述为居群 进行进化趋 (LR)、 ( , 6) 个指数进行了 型聚类分析 图 势分析 图 根据 的研究 (TM%) 4 Q ( 3)。 ( 4), Stebbins (1971) , 结果表明 当距离取 时可以将 个居群 平均臂比 和长度比 可以表示不 , 10 6 (MAR) (LR) 分为 类 第 类包括居群 居群 以及芒康 同种质间核型的不对称性 二者愈大 其核型愈 3 : I 1、 2 , , 居群 黄花木 第 类包括居群 和居群 不对称 从二维进化趋势图 图 可以看 ( ); II 3 4 。 ( 4: A) 黄花木 第 类包括居群 绒叶黄花木 出 该属染色体均有沿 和 增加的 ( ); III 5 ( )。 : (1) MAR LR 划分为同一类的居群染色体特征相似性大 进化趋势 该属 个种居群核型明显呈 。 ; (2) 2 由 型聚类结果可知 表 第 类染色 双向进化趋势 即一些居群沿 进化较 Q ( 4), I “ 冶, MAR 体总形态百分比 最大 为 第 快 如绒叶黄花木居群 居群 比黄花木的芒 (TM%) , 42. 84; , ( 5) 类核型不对称系数 及臂比 康居群 居群 提高了 相反一些居群沿 III (As. C. K) (AR) ( 6) 0.26; 图 个黄花木属居群聚类分析 居群 和芒康居群为黄花木 居群 为绒叶黄花木 3摇 6 ( 1~4 , 5 ) Piptanthus Fig.3摇 Clusteranalysisonsixpopulationsof (Population1-4 andMangkang P.nepalensis P.tomentosus populationare ,Population5 is ) 表4摇 黄花木属居群Q型聚类分析 Piptanthus Table4 摇 Q鄄clusteron populations 居群数 分类群组成 核型不对称 染色体 染色体总形态 种类 臂比 系数 长度比 百分比 No. of Taxon (%) (%) Class AR populations composition As.K.C LR TM P.nepalensis I 3 57.16(0.63) 1.34(1.50) 1.57(10.91) 42.84(0.84) P.nepalensis II 2 59.17(0.50) 1.45(0.90) 1.31(0.12) 40.72(0.35) P.tomentosus III 1 61.13 1.57 1.57 38.87 括号内数值为变异系数 (%)。 CV (%) inbrackets. 期 陆覃昱等 中国喜马拉雅地区特有植物黄花木属的细胞学研究 2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: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1摇69 图 黄花木属 个居群核型进化趋势图 4摇 6 和 的二维进化趋势图 和 的二维进化趋势图 A:MAR LR ; B:MAR As.K.C 居群编号与表 相一致 居群 为芒康居群 刘玉红等 ( 1 , 6 ( , 1996)) Piptanthus Fig.4摇 Evolutiontrendofkaryotypeinsixpopulationsof A:Two鄄dimensionalrepresentationofevolutionarytrendofMARandLR;B:Two鄄dimensionalrepresentationofevolutionarytrendof etal MARandAs.K.C (Thenumberofpopulationsaresameastable1,population6 isMangkangpopulation (Liu .,1996)) 进化较快 如芒康居群 居群 比居群 均为二倍体 染色体基数x 染色体数目 n LR , ( 6) 3、 , =9, 2 = 提高了 黄花木种内居群显示出较 且 种每个居群中均有一对染色体短臂上具 4 0.45; (3) 18, 2 为单一的进化趋势如芒康居群 居群 的进化 有一个随体 但在种间核型上则存在明显差异 ( 6) 。 , 主要集中于 上 而居群 与 的进化主要集 即黄花木居群 含刘玉红等 所报道核 LR , 3 4 ( (1996) 中于 上 型 属于 型 绒叶黄花木属于 型 此外 MAR 。 ) 1A , 2A ; , 和 的二维进化趋势图 图 在黄花木种内居群间核型公式也表现出一定的差 MAR Ac. K. C ( 4: 则表明 个居群按 和 向右上 异 表 B) , 6 MAR As.K.C ( 3)。 角方向进化 平均臂比 和核型不对称系数 。 摇 摇 (MAR) (As. 则从另一角度反映了核型的不对称性 二 K.C) , 3摇 讨论 者愈大 核型愈不对称 利用 和 , 。 MAR Ac. K. C 在已报道的黄华族其它类群的细胞学资料 的二维进化趋势图 图 发现 该属 种 ( 4: B) , 2 中 Anagyris属的A.foetida的染色体数目为 n 共 个居群按 和 向右上角方向进 , 2 = 6 MAR As. K. C 等 黄华属 Thermopsis 的紫 化 绒叶黄花木居群 居群 的 及 18 (Van , 1971); ( ) , ( 5) MAR As. 花黄华 T.barbata 的染色体数目为 n 为 均最大 最为进化 相比之下 黄花木的 ( ) 2 =18, K.C , ; , 型 沙冬青属 Ammopiptanthus 的矮沙冬青 芒康居群 居群 则较为原始 2A , ( ) ( 6) 。 A.nanus 的染色体数目为 n 为 型 黄花木的 值变化范围为 ( ) 2 =18, 2A , 摇 摇 TM 40.62% ~42.68%, 沙冬青 A.mongolicus 的染色体数目为 n 集中于 左右 与刘玉红等 所报道的 ( ) 2 =18, 41% , (1996) 为 型 刘玉红等 由此可见黄华族的 略有差异 染色体具有对称特征常意味着 3A ( , 1996); 43.25 。 倍性及染色体基数较为稳定 但核型不对称性上 该种植物在进化中是属于原始性的 值越 , , TM% 有差异 似乎表明黄华族的几个类群在细胞水平 接近 则越对称 韩一凡等 黄花木 。 50% ( , 1984)。 上的进化仅局限于核型不对称性的分化上 属的 值分布于接近对称与绝对对称之间 。 TM% , 本研究得出的黄花木属的结果也与之类似 这表明黄花木属在核型的进化中仍处于较低水 , 种间或居群间不存在染色体数目及倍性差异 平 而绒叶黄花木的 值则为 意味 2 , 。 TM% 38.87, 植 物 分 类 与 资 源 学 报 第 卷 摇17摇0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33 着绒叶黄花木较黄花木进化 学 20 。 ), (2):113—121 但孤立地用被子植物核型的进化规律 LevanA, Fedga K, Sandberg AA, 1964. Nomenclature for centro鄄 Hereditas 52 即由对称向不对称进化的基本 mericpositiononchromosomes [J]. , :201—220 (Stebbins, 1971) 李懋学 陈瑞阳 趋势来讨论具体类群的进化 通常会导致片面的 LiMX( ),ChenRY( ),1985. Asuggestion on the , Journal of standardizationof karyotype analysis in plants [J]. 结论 因此 还应该考虑其它方面的证据 王恒 WuhanBotanicalResearch 武汉植物学研究 3 。 , 。 ( ), (4):297— 昌和孙航 的研究表明黄华族可能起源 (2001) 302 于古北大陆南端的古地中海地区 黄花木属的近 刘玉红 王荷生 王善敏 LiuYH( ), Wang HS ( ), Wang SM ( ), , Ammopiptanthus 缘类群Anagyris分布于现代地中海地区 黄华族 1996. Astudyonthe chromosomal geography of , GeographicalResearch 地理研究 15 一些孤立古老的类群如沙冬青 Ammopiptan鄄 genus [J]. ( ), (4):40— ( 47 thus 等分布于中亚干旱区 表明黄花木属也有 潘伯荣 黄少甫 ) , PanBR( ),HuangSF( ),1993. Acytologicalstudy 着古地中海起源的背景 王恒昌和孙航 Ammopiptanthus Acta Botanica Sinica 植物 ( , 2001)。 ofthe genus [J]. ( 从形态 地理分析上看 黄花木分布范围最广可 学报 35 ), (4):314—317 鄄 , 彭泽祥 袁永明 达西喜马拉雅的克什米尔及巴基斯坦东北部 地 PengZX( ), Yuan YM ( ),1992. Systematic revi鄄 , ActaBo鄄 质历史上该区域曾属古地中海范围 其形态性状 siononThermopsideae(leguminosae) ofChina [J]. , tanicaBoreali鄄OccidentaliaSinica 西北植物学报 12 ( ), (2): 也较原始 和 可能是黄花木 (Yuan Peng, 1990), 158—166 属较早出现的类群 而位于该属分布区东部 且 Chromosomal Evolution in Higher Plants 。 , StebbinsGL,1971. [M]. 分布范围较小 四川西南和云南西北部 的绒 ( ) London:EdwardArnoldLtd,72—123 Botan鄄 叶黄花木则被认为是喜马拉雅隆升过程中形成的 TanakaR,1971. TypesofrestingnucleiinOrchidaceae [J]. icalMagazineTokyo 84 年轻类群 王恒昌和孙航 本研究结果 , :118—122 ( , 2001)。 同上述结论相吻合 表明了位于黄花木属分布区 TanakaR, 1977. Recent karyotype studies [A]. In: Ogawa K, , KoikeS,KurosumiIetal.,eds. PlantCytology [M]. Tokyo: 东翼的具有 型的绒叶黄花木要比分布范围更 2A Asakura,293—326 广 可达西喜马拉雅地区 的具有 型的黄花 ( ) 1A Tanaka R,1987. Thekaryotypetheoryandwidecrossingasanexam鄄 木进化 因此 我们的细胞学研究结果也印证和 pleinOrchidaceae [A]. In: Hong DY ed,1989. Plant Chro鄄 。 , mosomeResearch 支持绒叶黄花木是黄花木或祖先类群向东扩散分 [M]. Hiroshima:ProceedingsoftheSino鄄Jap鄄 化形成的年轻类群的推论 当然 要完全证实该 aneseSymposiumonPlantChromosomes,1—10 。 , et al VanL, Chr J, Gadella Th WJ ., 1971. Cytological studies in 推论还需对更多的特别是绒叶黄花木居群进行分 Acta Botanica somefloweringplantsfromSouthern France [J]. 析以及其它证据的支持 Neerlandica 20 。 , :157—166 王恒昌 孙航 WangHC ( ), Sun H ( ),2001. A preliminary study 致谢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高山植物多样性研究 onphytogeographyof the tribe Thermopsideae (Papilionaceae) 摇 Acta Botanica Yunnanica 云南植物研究 23 组提供实验条件 聂泽龙博士等提供种子材料 陈林阳 [J]. ( ), (1): , , 给予了协助 云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杨丽娥 孙文 17—28 。 、 Piptanthus Floraof 光 邓凤飞等在实验上给予帮助 WeiZ,2010. [A]. In:WuZY,RavenPeds, 、 。 China 10 [M]. St. Louis: Missouri Botanical Garden Press, : 100—101 也参 考 文 献页 摇 摇 摇 YuanYM,PengZX,1990. Anevaluationonmorphologyandsystem鄄 Chinese aticofThermopsideae(Leguminosae) fromChina [J]. 李懋学 张赞平 作物染色体及其研究技术 北京 JournalofBotany 2 , ,1996. [M]. : , (2):141—149 中国农业出版社 张寿洲 曹睿 ,1—22 ZhangSZ ( ), Cao Z ( ), 1990. Study on chromo鄄 韩一凡 杨自湘 佟永昌 etal Ammopiptanthusmongolicus HanYF( ),YangZX( ),TongYC( ) ., somenumberandkaryotypeof [J]. ActaPhytotaxonomica Sinica 植物分类学报 28 1984. Studies on the karyotype of geographical provenance of ( ), (2): Cunninghamialanceolata Scientia SilvaeSinicae 林业科 [J]. ( 133—135